西藏拉萨丨能飞越珠峰的它们,却飞不出食客的嘴!
斑头雁:一种高原鸟类,春秋两季迁徙都要飞越珠峰。春天在青藏高原的湖泊筑巢繁殖。成鸟头顶后部有两道黑色横斑,故得名斑头。
斑头雁-网图
野外种群每年都会遭受重创,主要原因是春天繁殖季,有人专门去大规模捡拾斑头雁卵,经一些“合法”养殖场孵化洗白或饲养,最终流入市场。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流入野味市场,成为一种“高档菜肴”。
比如青海德令哈有两家“合法”的雁鸭养殖场,每年春天大肆收购野生斑头雁卵,用机器孵化后将小苗卖到全国各地其它养殖场。2019年7月初,已经是斑头雁繁殖季的尾声,这意味着已经有许多斑头雁小苗被卖到全国各地。志愿者举报后,森林公安在两家养殖场共查获包括正在机器中孵化的斑头雁卵、赤麻鸭卵以及不同天数大小的斑头雁、灰雁、赤麻鸭7000多只。
没有“妈妈”的小雁
两家“养殖场”要么一只种雁都没有,要么只有象征性的几十只种雁,而这些所谓的“种雁”到底能不能交配产卵还是未知数。因为斑头雁要长4-5年才能达到性成熟,一年的和四年的体型差不多。两家“养殖场”现场都拿不出任何进出货记录和台账,据称这条非法利益链涉及到全国20多个省市。
还有比这两家更狠的。而且是一家上过央视的“明星养殖场”。
2003年,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一片天然湿地被改造成斑头雁“养殖场”。在得到相关手续批准后,技术员陈阶和其他人一起,在野外收集了几千枚斑头雁卵。据说第一批,人工孵化出2000只幼苗。
此后,他们好像迅速成功实现了斑头雁的“规模化人工繁殖”。好像他们不用研究,不用攻关,不用试错。好像他们疯狂倒贴把那2000只斑头雁幼苗养到4-5岁时,性成熟的斑头雁们就在养殖场里乖乖搭对、筑巢、交配、产卵了。2003年在没有任何规模化饲养技术和经验的时候,那2000只幼苗有多少活到了4-5岁?
这个“养殖场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售所谓的饲养一年以上的“商品雁”的?因为,从2014年的新闻报道看,他们是舍不得出售养到四五年的“种雁”的。这,可都是硬货、家底,每年就靠它们“产蛋”呢!
媒体报道:记西藏墨竹工卡县斑头雁养殖示范基地
http://xz.people.com.cn/n/2015/0805/c138901-25858176.html
2014年11月10日央视《每日农经》让我们见识到这个“养殖场”10年的“飞速发展”。其“产品”主要销往广州、福州、上海等地的家禽批发市场,很受欢迎。在拉萨,也是很多高档饭店的主打菜。
老板称斑头雁每窝产卵3-5枚,人工孵化率达80%,而野外只有20%。因为产蛋量很低,所以产的蛋只用来孵化,销售的都是养殖一年以上的“商品雁”。
此时,年销售额已达300多万。号称“商品雁”和“种雁”共8000只左右,小苗有12000左右,总存栏量20000只左右。
看到视频中的“养殖”环境,高密度集中在养殖棚里的“种雁”,我们特别好奇它们每年都是怎样配对、筑巢、交配、产卵的?不知道负责发证和监管的西藏林业部门见没见过?这个“养殖场”到底能不能用自有的“种雁”产卵,而且每年高达10000枚?!
央视视频
林业部门会区分哪些是一岁的,哪些是两岁的,哪些是达到性成熟应该可以产蛋的雁么?其实,只要装几个监控,24小时盯着,就真相大白。到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在人工控制环境下斑头雁大量配对、筑巢、交配、产卵的历史性画面!这可是值得炫耀几辈子的技术突破!
看样子就是孵化和饲养,蛋怎么来的?
根据“年龄”大小,斑头雁售价不同。“年龄”越大,价格越贵。2014年,一只最贵的能卖到1900元。此外还有800的、1300的。
央视视频
而仅饲料一项,一只斑头雁一年就要增加200多元的“养殖”成本。
我们高度怀疑拉萨墨竹工卡县的斑头雁养殖基地和青海德令哈“养殖场”一样,每年大肆从野外获取斑头雁卵!极有可能多年来一直在玩偷猎—养殖—洗白的小把戏。
只要仔细看看这个“养殖场”里目前有多少达到性成熟的斑头雁,再利用已经不算高科技的监控技术24小时不间断盯着,就必将真相大白!只要公安部展开调查,必然能戳穿那些并不高明的谎言!
珠穆朗玛峰都挡不住的斑头雁,可被野味经济害惨了!
恳求公安部即刻展开调查!
更多野生动物“养殖”真相:
4万只鹭鸟!所谓的养殖都是盗猎,所谓的“合法”都是“洗白”!
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支持“将野保进行到底”!